自2020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停止生产、进口、经营和使用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商品饲料,意味着“禁抗令”已经正式生效。从长远考虑,饲料禁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对养殖业的一次巨大挑战!
要明白饲料禁抗后养殖业面临哪些挑战,首先需要知道“禁抗”前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目的是什么?添加哪些抗生素?
01 饲料中为什么要添加抗生素?
抗生素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猪的细菌性疾病,研究表明,抗生素可以提升猪的生产性能和成活率,改善饲料报酬。根据原农业部发布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猪饲料中能应用的药物添加剂品种有13个;商品猪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控制猪的腹泻,预防呼吸道疾病,促进生长。
02“禁抗”前主要添加哪些抗生素?
金霉素、土霉素、盐霉素、黄霉素、杆菌肽锌等是国内外养猪业中普遍使用的抗生素添加剂,其中以金霉素、吉他霉素、土霉素的使用频率最高。(详见表1)
表1禁抗前猪饲料中常用药物添加剂
03“禁抗”后对养殖业有什么影响?
3.1细菌性疾病发病率增加。尤其是保育前期,没有抗生素饲料的“保驾护航”,生猪病死率会有一定的上升。特别是在饲养条件相对较差的中小养殖场,这种情况会突出些。
3.2养殖成本增加。“禁抗”后,疫病感染风险加大,养殖过程中的疫病治疗费增加。
3.3料肉比增加。禁抗后生猪生长速度变慢,生长周期延长,生产效率会降低。
04“禁抗”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4.1加强繁育改良,推广优良品种。俗话说:“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充分说明了优良品种对生产效益提高的重要性。“禁抗”后,必须针对性地加强品种选育改良,推广生产性能优良、抗病力强的品种,以提高产仔成活率和抗病力。
4.2控制饲料霉菌毒素等病源滋生,严防病从口入。防止发霉变质饲料及原料进入生产环节;改进饲喂工艺,保证营养均衡供给,改善猪群肠道健康,增强机体自身对病菌的抵抗能力。
4.3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减少接触和交叉感染。从繁育源头实施疫病净化,确保种苗健康无病;提升日常管理水平,定期消毒,防止粪污污染,为畜禽创造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生长环境;实行封闭管理,减少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4.4程序化免疫,提高抗病力。选用高效价的细菌性疫苗,进行细菌性疾病的防控,以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
4.5重视呼吸道疾病的防控。“禁抗”后呼吸道疾病将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加大维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剂添加来增强猪的免疫能力,并通过许多营养技术来保护其肠道,但猪呼吸道疾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有研究数据表明,自非瘟爆发以来猪蓝耳、圆环、副猪、支原体等呼吸道疫病的临床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各类疫病的防控压力依然十分巨大。
05 非瘟+“禁抗”,养殖场该怎么办?
非洲猪瘟的爆发,要求我们减少猪群接触、降低交叉感染;“禁抗”要求我们用疫苗代替抗生素,高效免疫,提升猪群抵抗力。
在这种情况下,普莱柯生物历时10年攻关,突破联合免疫技术,于2019年率先提出了“一针多防,联合免疫”——PHMC联免欣计划。养殖场可根据自身的免疫程序实现水佐剂灭活苗之间联(混)合使用,同时实现水佐剂灭活苗稀释活疫苗形成灵活的应用组合,实现一针多防。
方案包括“圆柯欣(圆环2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柯喘宁(支原体灭活疫苗)+稳柯健(猪瘟活疫苗)”、“圆副二联(猪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二联灭活疫苗)+柯喘宁+稳柯健”等组合,旨在推动联合免疫技术革命,简化免疫程序;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只需要免疫一次即可防控多种疫病。
“一针多防,联合免疫”在临床上使用十分灵活。由于不同区域、不同养殖场、不同猪群疫病流行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使用时,养殖场可根据本厂的基底情况,在上述疫苗的基础上进行任意组合!
联合免疫经过近26万头份的临床应用验证,免疫副反应率不到万分之一;可以在减少猪群应激、减低交叉感染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猪群健康、提升工作效率,可有效提升猪场收益;临床应用时,6针变2针,省力又省心,猪群呼吸道疾病减少80%以上,日增重提升30g以上。自投放市场以来,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青睐。
总的来说,非瘟和“饲料禁抗”的双重影响下我们应该:选育优良品种;保证饲料安全;提高生物安全水平;采用高质量、联合免疫进行标准化免疫;减少接触,降低交叉感染;增强猪群抵抗力!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