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养殖技术】猪养殖之猪场生产流程建设方案
一、猪场生产流程介绍
本方案以万头生产线为例,以“周”为生产节律,采用工厂化流水作业均衡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
1、待配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条万头生产线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24头,保证每周能有20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定位栏饲养,在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2、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分娩舍产仔,在分娩舍内4周(临产一周,哺乳三周),仔猪平均21天断奶。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先在运动场饲养3天),仔猪原栏饲养7天后转入保育舍。如果有母猪产仔少、哺乳能力差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寄养过哺并窝,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可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3、仔猪保育阶段。断奶7天后强弱分群、仔猪平均两窝并一栏,转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8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饲养4周。
4、肥猪饲养阶段。8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肥猪舍饲养15周,预计饲养至23周龄左右,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
二、猪场生产流程建设方案
1、场选址应远离住宅区,便于防疫,同时避免周围用户受粪便气味影响。
2、场规划时,生产、生活区一定要分开,便于场防疫及管理。生产区应建在主风向的上风口,不受生活区的影响。
3、生产区各幢舍最好要有走廊连接,便于场群周转,同时生产人员可以同外界隔开,达到真正意义的全封闭生产。
4、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水电通道,中层行走及转群,下层是主粪沟。
5、每个舍的粪便都冲入到主粪沟,然后流到化粪池中。这种设计的缺陷是粪便会沉淀在粪沟中,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粪沟,否则舍的空气环境会受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只的生活。如果有劳动力,可以让饲养员把舍中的半干粪铲出圈外,而不把它冲入粪沟内,这样对舍的环境比较有利。
6、本设计方案本着勤俭节约、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舍,囿于条件限制,产房适当放宽。公舍、配种舍、妊娠舍、产仔房、保育舍,生长肥育舍。
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
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年产600头肉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
⑴ 经产母30头,后备母6头,平均每头母年生产2.2窝(适当增加哺乳期,可以减少风险,同时断奶仔留在产床上再养一周,也有利于缓解断奶综合应激),一头母一年提供20头肉,母利用期为四年。
⑵ 肉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8天左右(24周、近六个月时间)。肉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群存栏:320头
其中基础母:36头(含空怀后备母6头、妊娠母22头、哺乳母8头)
公2头,
后备母6头,
后备公1头
仔,生长,肥育等:280头左右。
整个生长期的成活率大于90%
生产工艺程序及舍建筑
本方案的肉生产程序是以“天”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舍是以下四栋:
⑴ 一栋是种公栏:
种公栏建议需要单独建设,如果与母栏混在一起,公受母气味和叫声的引诱,引起自淫,和骚动不安,降低公的使用效率。
公栏做三个栏,单列式即可。面积为10平方米一个,包括走廊共为42平方米。
⑵ 一栋是母栏:
母栏做成单体栏为好,母生产期几乎不是在产床上,就是妊娠期,所以,以单体栏为主,中小型场由于场地面积相对较大,所以,不如都做成单体栏,只有后备母才做一个大栏。
母栏一共是:一个后备母栏12平方米(4.8*2.5米=12平方米)、单体栏31个共124平方米(1.6*2.5米规格=4平方米,实际上是配怀栏6个和妊娠单体栏25个,配怀栏在配种栏的对面,便于观察配种24天内是否怀上,怀上后,再赶走到妊娠栏,即不是配种栏的对面的栏,同时注意做到每头母的配种日期记录)、配种栏两个共24平方米(4.8*2.5米=12平方米/个),加上房和休息房共16平方米等(2.5*3.2米=8平方米/个),加上走廊35平方米,所以,整体母舍总面积:12+124+24+16+35.2=211.2平方米。见后图述。
⑶ 一栋是产仔舍(产房)
产房应该容纳8个产床。30头经产母,一年共有66胎,平均每个月有5.5胎临产,由于母在产床上待的时间也正好是一个月(实际上28天断奶),所以,平均的话,需要6个产床就可以了,不过,由于母生产有淡季和旺季,或不可预见的集中生产,所以,最好准备8个产床。见后图述。
⑷ 一栋是保育舍兼生长肥育舍。
保育舍是断奶仔饲养到至少50日龄的阶段性过程,即从28日龄至少到50日龄,中小型场建议直接养到出栏,以减少换栏应激,也便于管理。
所以,保育舍与生长育肥舍就是一栋了,使用发酵床技术即可。
⑸ 另外,我们还需要生活住房一栋,围墙,消毒间一个,加工房(包括间、加工间、存放配合间、发酵间、豆粕发酵池等)一栋,还需要一个单独的隔离舍(含三个栏,每栏10平方米)一栋,出台一套(含称重,走道),沼气池设施……。
为了增加高活力的微生物制剂的应用,还得增加建设一个发酵房,发酵房的面积为12平方米,内设置10个发酵缸,陶瓷的那种就行,每个缸的容积是100升,可以装100公斤液体,所有存栏只平均使用(占量的)10%保健液的话,每天需要保健液80公斤,也就是一缸还不到,以冬天发酵时间为8天计,则发酵房中准备10个缸足够了。当然,发酵房可以与加工房并在一栋内。
注意保健液,与一般的市场上的微生物制剂是明显不同的,由于它是液体状态,加上极强的活力,又处于营养体的状态(而市场上的粉剂益生菌是处于休眠状态,吃到体内后,需要4小时以上的活化时间,恐怕还没来得及活化过来就排出体外了),所以,它的效果是非凡的。
平时生产工艺流程:(以下根据上面的工艺流程图来讲解)
从种场引进种公,和母,分别进入后备母栏和妊娠栏关养,种公进入种公栏、平时注意温柔地驱赶公进行运动,增加体质,品种为种公喂种公、后备母喂后备母。而防疫程序按附录内容进行。
配种妊娠阶段。在后备母栏和单体栏中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长到7~8月龄时,若发现母发情,初情不要配种,等到至少第二情期时,则赶到配种栏进行配种。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约1~2头,以后怀孕并正常分娩后,可以保证每周能有1~2头母分娩。配种后24天(这个时期还需要确定是否真的怀孕,如果没有怀上,还得再配种)内,饲养在配种栏的对面的单体栏(即配怀栏)中,便于观察配怀情况,确实怀上后,再赶到其他单体栏(妊娠栏)内,做好记录,妊娠母放在单体栏饲养,在待产前5天转入产房。一般怀孕期114天。
怀孕阶段(具体见母的饲养管理要点),要注意喂养的方法,一般是怀孕前95天比较粗放,后19天增加营养,而产仔当天不喂。喂的是专门的妊娠母,后19天喂哺乳母,分阶段喂的。尽量补充青,或者补充维生素, 同时加中加入5~10% 的活力99保健液,对增加体质,产后乳汁多,对仔健壮有好处。
母产仔阶段。母按预产期进产房(产床)产仔,在产床内哺乳28天,仔平均28天断奶。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此阶段喂养的是哺乳期母,尽量补充青,或者补充维生素,同时加中加入10%的活力99保健液。同时注意仔也可以产后及明喂给3毫升保健液,不一定要咽下去,即使只在嘴中粘附了保健液,也对仔的肠道第一时间提供了有益细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腹泻等疾病的发生,仔五天后开始诱食,即喂给仔教槽料,放于仔食槽内喂,只是随意给一点。
仔每三天补充服用3毫升活力99保健液,可显著增加体质,减少黄白痢发生(可用家用喷雾器,对准嘴巴喷雾几下即可,不要喷到鼻子上)。哺乳期期仔防疫针的打法见附录。
母28天断奶后,赶到母舍中等配种,仔则继续留在产床上等7天左右,以防止过度断奶应激。然后才赶到保育舍。
仔保育阶段。断奶后仔进入仔保育舍培育36天再转群到生长肥育舍(对于中小型场,建议就在保育舍内进行育肥,直到出栏为止),仔在保育舍36天。请注意:这个阶段是养中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发病的阶段,因为哺乳期仔有母的关照和母乳的抗体,倒不要紧,而这时,离开了母,变换成固体(所以,我们要尽量喂液体状,即加湿),加上应激和不适,开槽开食等都需要适应,所以,这阶段最容易出事。过了保育关,以后基本没有事。
此阶段注意喂抗应激,.即抗应激乳,和抗应激小,可以在中添加5%保健液,进入保育舍头一周内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抗病毒、抗菌素如氟苯尼考、补液盐等。有减少应激的作用,但注意,任何时候保健液的用量,都不能超量使用,要按我们提供的用量来用,不然会有副作用。尽量避免在这阶段打防疫针,除非非打不可的针如瘟、口蹄疫、伪狂犬等。
中饲养阶段。68日龄的仔由保育舍转入到中舍饲养100天,预计体重可达100公斤以上。
此阶段喂给中(20—60公斤阶段),和大(60~100公斤),同时在中添加活力99保健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