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巴本岱村五社杨家滩养殖户杨银宝、在盐碱滩上散养藏香猪的事儿在抖音视频上传开,老杨和他的藏香猪一时火起来了,吸引了前来看藏香猪的人群络绎不绝:有十里八乡的养殖户:有励志创业的年轻人;有驻村扶贫的工作队;也有离退休的干部职工……卖猪的、买猪的、看稀奇的齐聚老杨的藏香猪养殖基地杨家滩。

  杨家滩位于乌兰淖尔北边的一片盐碱滩。滩涂上生长着红柳、松树、竹芨、芦苇、寸草、盐蒿、落莲儿……等水草,曾经是放养马牛羊的天然牧场。在盐碱滩上散养藏香猪能行吗?

  老杨认真细致地做过市场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传统圈养育肥猪成本高、易发病、虽然产肉多、价格低,肥硕的肉质能吃出三高是不争的事实;而散养藏香猪成本低、抗病强、虽然产肉少、价格高,但瘦肉型的藏香猪肉能抑制三高是未来餐桌不二选择。

  2010年的一天晚上,电视上播放了一条东北人养藏香猪的信息引起了老杨的关注。老杨想:“寒冷的东北能养藏香猪,地处北温带的内蒙也一定能养好藏香猪。”10年的时间里老杨每时每刻想得都是如何养殖藏香猪。为了养好藏香猪,老杨进西藏、走青海、访甘肃,亲自去藏香猪的原产地实地考察;亲自去辽宁葫芦岛参观藏香猪养殖大户;亲自与朋友在达旗青达门试养藏香猪并取得一定养殖经验。从此老杨坚定了养殖藏香猪的信心。2018年3月份老杨注册了“景裕丰藏香猪生态养殖基地公司”。2020年3月份老杨从辽宁葫芦岛调回首批120头藏香猪种猪,经当地市旗镇动物检疫部门对这批藏香猪的粪便、尿样、血样联合检测结论是:这批藏香猪无任何病毒携带。

  藏香猪入驻杨家滩,老杨和老伴忙起来了。打机井给水、种紫花苜蓿、围封养殖基地、备草粉买玉米……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创业忙碌而充实,创业投资最为吃力。老杨走亲戚、贷贷款多方筹措资金,以每头15000元的价格买进4头公猪,以每头8300元的价格买进120头母猪,卖猪投资合计100多万元。现在老杨的藏香猪已发展到900多头了,出售了两个月以上猪崽315头,(每头2000元)收回资金37万元。预订出冬储出栏猪400多头,老杨的藏香猪市场前景看好。

  生活中的老杨不吸烟、不喝酒,闲暇时喜欢琢磨事情、喜欢折腾创业。只有初中文凭的老杨少年时度过了一段艰难的生活。母亲早逝,父亲含辛茹苦把两兄弟拉扯大。他和弟弟轮流上学,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后来弟兄两还是辍学了。年轻的他走出家门一路乞讨,在煤矿打过工、在农场种过葡萄、养过德州肉驴。后来老杨成家立业、妻子相夫教子。亲戚朋友都羡慕老杨三个子女有出息: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在城里中学当教师,儿子大学毕业在镇政府上班。可老杨却不这么认为:“一个在职干部干得再好,一年也只能拿到五七六万工资。养藏香猪一年赚个五六十万不是天方夜谭。”最近老杨让儿子辞去镇政府的工作,专门负责自己藏香猪公司的销售业务。

  夏日在绿水青山的欢歌中流过,秋日在瓜果飘香的挤碰中到来。

  清晨,年近花甲的老杨倒背着双手在养殖基地上观察他的藏香猪,他不时地用他那只粗糙的手挠着自己那颗铮明瓦亮的“普京”头。一头头藏香猪出现在茂密的芦苇丛里,芦苇丛里传来藏香猪啃食芦草、野菜的“咔嚓”声,藏香猪开始了一天的觅食活动。

  中午,烈日炎炎,老杨悠闲地回家休憩。藏香猪也早已躲在树荫柳影下、棚圈里、水沟里纳凉,也有一些调皮的小猪仔卧在水池里怡然自得咕噜咕噜地吹起水泡来。

  傍晚,老杨和老伴给食槽上添加草粉拌玉米粒后,闹腾了一天的藏香猪有的栖息在芦苇丛里、有的群居在松树红柳下、有的散居在土坎下面、有的独居在大棚里……散养的藏香猪随遇而安,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永远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杨银保在盐碱滩上养殖藏香猪获得成功、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他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如今杨银保的藏香猪产业搞得风生水起,他的特色养殖带动了周边养殖户由传统养殖向特色养殖转型,是农牧民小康路上的产业创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