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生猪养殖离不开饲料的供应,因饲料成本约占整个饲养成本的七成左右。而饲料价格的变化不但牵动着成本的变化,而且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及后期生产,甚至对当地畜牧生产环境与消费价格水平皆产生深远的影响。

近三年来,本溪县生猪养殖形势一直处于大幅波动状态。2018年,本溪县周边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生猪产能出现下降的趋势,养殖场饲料的需求也开始逐步降低,饲料价格处于近年较低的状态;至2019年四季度,生猪产能开始持续恢复,尤其2020年下半年,生猪存栏恢复一路向好,饲料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至今年4月伊始,叠加新冠疫情、强降雨等多重灾害的影响,玉米、大豆供给端出现供应紧缺情况,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同期生猪产能过剩并开始逐步释放,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这进而转嫁到养殖层面,生猪养殖效益及生产形势更是一度震荡调整。

根据以往的养殖经验,生猪的养殖规模决定了其养殖形式,而饲料原料价格又对生猪养殖规模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深入探究饲料价格变化对生猪养殖效益的影响,现分别通过生猪饲料原料价格、养殖规模与养殖形式等三方面来分析各因素对生猪养殖效益的影响,希望能为提高生猪的养殖收益,进一步促进养殖形势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生猪饲料原料价格与养殖效益影响分析

通过各养殖场(户)以往的养殖经验,如生猪价格和饲料原料价格同时增长,那么养殖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两者增加额之间的对比关系: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大于生猪价格上涨,那么养殖户就会从中遭受损失;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等于生猪价格上涨,养殖户既不会损失也不会受益;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小于生猪价格上涨,那么养殖户就会从中受益。

如生猪价格和饲料原料价格同时下降,那么养殖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两者减少额之间的对比关系:饲料原料价格下降大于生猪价格下降,那么养殖户遭受的损失就比较小;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等于生猪价格下降,养殖户既不会损失也不会受益;饲料原料价格下降小于生猪价格下降,那么养殖户就会从中遭受很大的损失。

现通过2017~2021年10月份本溪县生猪价格、玉米价格及猪粮比变化情况表来分析生猪饲料原料价格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统计分析第12期.jpg

(一)生猪销售的价格变化。由上表可知,近几年的生猪价格总体处于大幅波动的状态,如2019年10月份的生猪价格同步涨幅近1倍,2021年10月份的生猪价格同比跌幅达68%。

(二)饲料原料的价格变化。在我国大部分生猪饲料都是以玉米作为主要原料,玉米价格变化直接影响到饲料费用的变化,因此仅以玉米价格的变化与生猪价格进行比较。由上表可知,近几年的玉米价格一直呈小幅不间断的上涨趋势。而除了玉米以外,近几年米糠、麸皮等辅料的价格也同步上涨,这在过去是极少出现的情况。

(三)猪粮比的变化。由上表可知,2018年猪粮比同比降低,2019年后猪粮比开始大幅攀升,2020年达到最高,2021年受生猪产能过剩影响,猪粮比达到最低值,远低于相当于盈亏平衡点的6:1,大部分养殖户亏本经营。

综合看来:一是2021年,生猪价格回落为11.2元/公斤,玉米价格升为2.41元/公斤时,猪粮比为近年最低值4.65:1,由此可知当生猪价格降低而饲料原料价格较高时,养殖利润最低;

二是2020年,生猪价格高达35.1元/公斤,玉米价格为2.38元/公斤时,猪粮比达近年最高值14.75:1,由此可知生猪价格高而饲料原料价格低时,养殖户所收回的利润最多;

三是2018年,生猪价格回落而玉米价格仍然较低时,猪粮比略高于相当于盈亏平衡点的6:1,养殖户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反而还有一定的收益。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养殖户的养殖利润高低与饲料原料价格高低是息息相关的。

二、生猪养殖规模与养殖效益影响分析

饲料的价格及配比方式决定着生猪的养殖规模,而养殖规模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有一定的关系,生猪饲养因养殖规模不同而使用的饲料喂养方案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规模化养殖。

生猪规模化养殖通常采用的喂养方案为全价饲料喂养。全价饲料是由蛋白质饲料(如豆类、饼粕等)、能量饲料(如玉米、麦麸等)、粗饲料和添加剂(除去粮食以外的添加物)四部分组成的配合料,它能直接用于生猪饲喂,能全面满足饲喂对象的营养需要。全价饲料喂养优点是能有效减少养殖成本,降低饲养风险;缺点是生产工艺过程复杂,配料比例不均匀,生猪肉质有起膘现象。

以本溪县2021年8月份举例,受玉米价格上涨、多地暴雨及新冠疫情等多因素影响,当月多家饲料企业公布涨价消息,育肥猪全价饲料价格较7月份上涨50元/吨。规模养殖所承担的成本上涨风险大幅提升,养殖效益受到直接影响。

(二)规模较小的散户养殖。

生猪散户养殖通常采用的喂养方案为混合饲料喂养。混合饲料是由各种饲料原料经过简单加工混合而成,一般采用粮食与浓缩饲料3:1的比例配放混合喂养。混合饲料喂养优点是饲喂效果高于一般饲料喂养,生猪生长速度快;缺点是饲喂对象易生病,抵抗能力差。

以本溪县2021年8月份举例,多家饲料企业公布涨价消息,其中浓缩饲料上涨100元/吨。而这只占混合饲料配比的四分之一,所以对采用混合饲料喂养的生猪影响不大,散养户所承担的成本上涨风险较规模化养殖要小,养殖效益降低的幅度也比较少。

但对于养殖户来说,以今年8月份举例,无论哪种方法,生猪饲养成本都同比出现上涨,加之生猪及仔猪价格双双下跌,尤其是对于规模化养殖户,养殖效益大幅下降。

三、生猪养殖形式与养殖效益影响分析

饲料价格影响着生猪养殖户采用哪种养殖方式,而采用不同的养殖方式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尽相同。生猪养殖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自繁自育与外购仔猪育肥,现通过分别计算本溪县2021年6月份两种养殖方式所产生的养殖成本来分析其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一)2021年6月份自繁自育。

1、饲养成本(每头):自育仔猪所需成本500元,饲料1139元,疫苗30元,用药15元,生物安全成本30元,水电费25元,人工70元,固定资产折旧50元,财务支出20元,死亡淘汰均摊50元,合计共1929元。

按育肥猪平均体重120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16.08元。

2、价格盈亏点:16.08*(1+5%)≈16.88元/公斤,其中增加5%加权是考虑养殖水平、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3、2021年6月份生猪价格:120公斤育肥猪16.4元/公斤。

4、养殖收益:120*(16.4-16.88)≈-57.6元/头。

(二)2021年6月份外购仔猪育肥。

1、饲养成本(每头):购买仔猪价格700元,饲料1139元,疫苗30元,用药15元,生物安全成本30元,水电费25元,人工70元,固定资产折旧50元,财务支出20元,死亡淘汰均摊60元,合计共2139元。

按育肥猪平均体重120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17.83元。

2、价格盈亏点:17.83*(1+3%)≈18.36元/公斤,其中增加3%加权是考虑养殖水平差异、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3、2021年6月份生猪价格:120公斤育肥猪16.4元/公斤。

4、养殖收益:120*(16.4-18.36)≈-235.2元/头。

以上可知:2021年6月份,在生猪产能过剩及饲料、人工、防疫等成本均上涨的情况下,无论是自繁自育养殖还是外购仔猪育肥养殖,养殖户都要承担一定的亏损。自繁自育养殖由于自产自销,亏损幅度较小,为57.6元/头左右;而外购仔猪育肥养殖需额外购买仔猪,亏损额较大,为235.2元/头左右。

饲料价格在较高值波动时,外购仔猪育肥养殖所承担的风险更大,所获得的收益会更低;而饲料价格在较低值波动时,根据“高风险高回报”原则,外购仔猪育肥养殖所获得的收益将高于自繁自育养殖。

四、结论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一是市场价格方面,饲料原料价格与生猪出栏价格的波动情况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养殖效益;

二是生猪养殖规模方面,养殖规模越大,市场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受到饲料价格波动的影响,所承担的亏损风险就越大,反之养殖规模越小,市场化程度越低,越不容易受到饲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三是生猪养殖形式方面,当饲料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时,自繁自育养殖形式较外购仔猪育肥养殖形式所承担的亏损风险要小,反之当饲料价格较稳定时,外购仔猪育肥养殖形式所获得的收益将更高。

总的来说,饲料价格的变化时刻牵动着生猪养殖的总成本,并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但现如今,规模化和标准化已是生猪养殖的一种必然趋势,在饲料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一是畜禽主管部门进一步将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推向深入;二是养殖户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果断制定科学有效的养殖计划,生猪养殖必定会取得良好的预期收益。

五、相关意见和建议

在畜禽主管部门层面,为了更好的加强本地生猪养殖的管理,需进一步规避饲料价格波动对生猪养殖行情的影响。

一是要着力做好科技推广工作。相关畜禽主管部门要深入养殖户调查研究,抓好仔猪新品种引进,着力强化技术推广,把科技创新和政策扶持落实到生猪生产的各个环节。

二是要着力普及饲料的转化加工。进一步推广粗饲料加工贮藏、秸杆作物转化饲料等综合手段,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粗饲料转化率,增加养殖效益。

三是要进一步调整生猪养殖内部结构。结构调整是实现生猪生产发展的重要途经,要在大力发展节粮型生猪养殖上有所创新,在稳定生产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养殖格局,达到相关养殖业的长久发展。

四是要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为了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要有效集中应用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率,建立可追溯体系,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是要全力为生猪养殖与屠宰加工企业服务。相关畜禽主管部门要建立起帮扶大型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企业的长效机制,打造最优的发展环境,促进本地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