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兰山头条”关注我们哦!



编者按

近日,人民网刊发《临沂兰山:循环农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报道兰山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构建农业农村废弃物收集、处理和循环利用治理体系,发展循环农业,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现予以转发,以飨读者。


7月4日,走进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东朱汪村的山东鼎益生态农业示范园,鸽子,鱼塘,水禽,莲藕……原本看似不相干的事物,组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

“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经过简单的分级沉淀,有机废水用于种植莲藕,废渣用于蚯蚓养殖,之后变废为宝得到有机肥料,蚯蚓用于水产养殖,实现种养有效循环。”示范园负责人说。

兰山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构建农业农村废弃物收集、处理和循环利用治理体系,发展循环农业,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仅方城镇通过打造生态循环示范基地、科技农业核心区,辐射带动区域10万亩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10亿元,年创产值100亿元。

兰山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亮亮说,“依托种养殖端、加工端和尾废端三个阶段,兰山区积极推广新模式,延长产业链,打造闭合循环,全过程、全链条助推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聚焦畜禽粪污,兰山区对禁养区以外的养殖场实行粪污处理分级管理制度,现有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建设粪污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同时将金锣污水处理系统纳入运行机制,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

兰山区拥有以金锣集团、齐汇食品为代表的肉制品加工产业集群,有农业农村部备案屠宰企业18家,每年产生加工渣水、废弃物约80万吨。围绕畜禽屠宰加工产业,该区构建首尾相接、资源互补、废物利用的闭合循环,已逐步形成以43家涉农龙头企业为引领,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新格局。

同时,构建下游企业利用废弃物进行二次加工的外循环,形成双循环生态农业圈。其中,采用冷链运输收集周边肉类加工企业下脚料,制成鸡肉粉、鸡油、鸡肝粉等,成为宠物饲料行业的优质原料,年产量10万吨,产值3亿元。







告诉朋友,你也在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