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六稳”工作和落实“六保”任务,万载县通过强化政策、资金、用地保障,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克服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扎实推动生猪复产增养,生猪产能提前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
一、生猪复养增产基本情况
(一)生猪复产增养完成情况
按照省市生猪复产增养要求,到2020年末我县生猪存栏要达到37.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40210头),生猪出栏40万头以上。截止到7月31日,全县生猪存栏30.691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34485头),出栏236256头,生猪产能恢复到2017年全年水平的67.6%。
(二)着力推动提高生产能力
1.加快推进新(改、扩)建养殖场
2019年度新(改、扩)建的5个生猪养殖场均已投产,分别是万载县福杭养殖有限公司、万载县赤兴乡明亮养殖场、万载县白良镇牧兴生态养殖场、万载县双桥镇国梦生猪养殖场、双桥镇浩顺养殖场;2020年已完成新(改、扩)建并投产的养殖场有15个,分别是:万载县双桥镇绍江村鼎云生猪养殖场、双桥镇乐通养殖场;万载县东鑫龙包根养殖场、赤兴陈建刚养猪场、万载县劲坤养殖场、万载县兴旺养殖场、万载赤兴盛财养殖场、万载县开心优扬养殖场、万载县天蓬养猪场、万载县白良镇良福养殖场、万载县尚晖种养合作社、万载县明启种养农民合作社、茭湖六六牧业、三羊合作社养猪场、万载县天宏养殖场。以上养殖场建成后新增产能7万头以上。
2.加大对大型养殖企业的引进力度
由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林业局等部门联合审定养殖用地12块,面积5000多亩,正在与温氏集团、牧原集团、正邦集团、新希望六和、湖南青云、东方希望集团代表对接,对方均已制定了投资规划方案,东方希望集已和我县签订意向协议,将投资20亿元在我县建设绿色环保现代化生猪养殖循环产业链项目。我们将在其中挑选1至2个年出栏100万头以上的企业落户万载。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出台政策,明确任务
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万载县关于切实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实施意见》,给各乡镇(街道)下达了2020年生猪生产指导性任务,通过压实责任,建立考核机制,扎实推进生猪复产增养。
(二)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了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的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按保费总额的80%给予养殖户保险费补贴,将能繁母猪保额从1000-1200元增加至1500元、育肥猪保额从500-600元增加至800元,鼓励本土养殖场(户)发展自繁自养,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规模的自繁自养场在落实上级补助政策的前提下,每新增1头能繁母猪,县财政追加补助100元。二是实施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争取了中央资金150万元。三是按照农办计财[2020]9号文件精神,完善规模猪场贷款贴息补助政策,由原来出栏5000头调整为年出栏500头,将符合条件的规模养猪场纳入补助范围。四是落实了财政种猪补贴文件精神。按照省农业农村厅赣农函[2019]53号《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切实做好生猪生产引种补贴和大清洗大消毒补助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种猪场引进种猪每头由省财政及市、县财政配套给予1500元补助,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每增加1头能繁母猪补助900元。
(三)强化用地保障
制定完善了畜禽规模养殖场审批建设程序,进一步简化用地的审批手续,降低用地成本。拟新(扩)建畜禽养殖场的企业或个人通过乡村二级同意申请选址后,由农业农村部门会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踏勘形成选址意见并认可规划设计后,即可以开动工兴建,后续相关手续同时进行审批。
(四)优化畜禽养殖区域规划
成立万载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管理和促进生猪生产发展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列出了禁养区具体调整范围,取消限养区和适养区,除禁养区以外的区域全部为非禁养区,在2019年11月5日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原137个禁养区现调整为35个,面积由377.28平方米调整为现在的204.43平方米。同时对禁养区内已关停拆除需搬迁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优先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
(五)开展了业务培训
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组织全县基层防检人员和规模猪场参加非洲猪瘟防控与生猪复产增养专题培训班,并针对中药防控进行了交流研讨。
(六)全力推进万载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本项目计划建设项目65个(其中规模场63个,集中处理中心1个,还田还山利用项目1个),其中开工64个,开工率98%,开工项目中已完成40个,项目进度率61%。
同时我县已与第三方签订了《畜禽粪污集中处理项目》合同,落实了集中处理中心用地选址,在全县建立1个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对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粪污进行集中处理,项目已于6月份开工建设,正按照实施方案稳步推进,预计2021年6月份完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