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保健猪养殖屠宰加工一条龙建设项目是引进湖南农业大学高新科研成果,开展保健养猪理论和技术研究、功能性饲料和功能性预混料的研制以及风味肉的开发。

1.1.2 市场前景

近20年来,我国养猪生产在改革中前进,在发展中壮大,科技含量逐步增加,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猪存栏数稳居世界第一,猪肉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养猪和猪肉生产大国。养猪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加速粮食转化、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猪肉是养猪生产的终端产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当前人们食物构成中蛋白不足,尤其是动物蛋白质短缺,使食物中的营养比例失衡,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为促进我国人民食物结构由温饱型向营养型、保健型转化,积极推动养猪生产的持续发展,以满足人们对高质猪肉的需求。

《关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几个问题》中提到:生猪生产的发展要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扩大加工,提高效益。要加快生猪的品种改良,优化品种结构,增加“三元杂交”和配套系瘦肉型猪的生产比重。到2005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的66%。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肉食和主要肉食来源,这种消费习惯很难在短期内有太大改变,养猪在我国畜牧业中居特殊地位。猪的综合利用有待于深入开发,猪产品国际市场尚须进一步开拓,养猪生产发展前景广阔,确实是万年青的产业。

肉类是提供人们蛋白质,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食品,人均消费量的多少是标志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人类食物构成中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对蛋白质能量食物的构成也逐渐改变,逐步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人均年吃粮不到100公斤,而食肉量却在70公斤以上。肉食品重要来源之一就是猪肉,猪具有较强的合群性,便于圈养管理。它能大量利用玉米等粗饲料转化为人们所需的猪肉、毛皮等。并且生猪早熟、抗病力强、繁殖力高、周转快。一般当年产的仔猪,当年就可屠宰受益。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在肉食中猪肉占到总产肉量的66%以上。除猪肉外,皮毛及肠衣是轻工业的原料,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由此可见生猪养殖加工的前景非常广阔。

本项目实施的保健猪饲养技术及终端产品,因其实施品牌战略,对养猪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延长产业链条,对养猪户从养殖环节抓起,建立生产者自律机制,利用引进的保健养猪技术,减少饲料用量及药物用量,进而减少生猪体内的激素和药物残留,生产者对消费者负责,申请注册风味肉品牌,申请注册绿色产品条码,因此产品内的激素、药物含量不超标,是老百姓真正的“放心肉”。

畜牧业是一高产出高收入的行业,正是依靠这一点,中国畜牧业在农业增长接近停滞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很快的增长速度。我国在21世纪中期将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我国人均肉占有量即使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现在水平,每年就必须多生产出1.4亿吨肉。相应来讲,猪肉要增加924万吨、牛肉要增加8l万吨、羊肉4l万吨,也就是说要多出栏生猪9520亿头、肉牛0.57亿头、羊2.1亿只。同时,国际市场也有很大的缺口,需要绿色动物食品的补充。因此畜牧业生产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本项目的实施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猪肉产品,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1.1.3 技术分析

通过引进湖南农业大学高新科研成果,开展保健养猪理论和技术研究、功能性饲料和功能性预混料的研制以及风味肉的开发。提出了“135保健养猪工程”,保健养猪技术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3项已获授权,2006年11月17日,通过专家鉴定的最新成果“保健养猪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与风味型肉源开发”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重大技术成果,研究成果“规模化养猪主要应激疾病关键防治技术及产品研制”被列为2005年度农业部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向全国推广,并获2006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东丰县保健养猪专业协会,在吉林省率先独家引进保健养猪专利技术,开展保健养猪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拓展功能性饲料、功能性预混料这一新兴产业,开发风味鲜猪肉,为猪肉产品升值以及高品质猪肉的深加工产业奠定了基础。

1.1.4设备方案

本工程设备选型在满足产品质量及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在国内市场选先进设备。凡接触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等均采用优质不锈钢。

1.1.5项目建设的背景、有利条件及必要性

1.1.5.1项目投资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猪肉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主要消费的副食品品种。养猪生产是东丰县传统的副业项目,但近二十年来,由于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户饲养量逐年下降,一些养殖大户也因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未形成规模。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猪肉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主要消费的副食品品种。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副食品消费比例不断提高,对副食品的消费需求也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温饱型”向“安全型”转变。目前,我国的生猪生产大量的还是依靠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饲养方式,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良种率不高,瘦肉型猪占整个生猪产量的比重较低,生猪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猪肉高品质和无公害化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实施生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步伐。我省已将优质瘦肉型猪列入全省十六大优质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东丰县也将优质瘦肉型猪列入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到2013年,全县瘦肉型猪增加到30万头,优质三元瘦肉猪比例上升到70%,大力发展规模养猪企业。

1.1.5.2项目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在于:

1、是向社会提供“放心肉”,保证人民群众饮食健康的需要。

我县城乡居民的肉食品以猪肉为主,我县出栏的生猪除3%供应本县外,其余97%全部供应县外市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家对生猪生产过程还不能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控制,特别是对一家一户的小规模饲养方式,更是鞭长莫及。受利益驱使,少数人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使用国家严禁使用的添加剂,在生猪屠宰时注水。据国家权威部门对生猪市场的抽检结果,仅“瘦肉精”检出率就高达19.8%,因食用猪肉而中毒及“注水肉”事件屡有发生,广大用户对此反应十分强烈。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依靠科技、管理、规模优势,从苗猪繁殖、肉猪育肥,到屠宰上市的全过程,按照无公害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为居民提供放心肉,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2、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需要。

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扩大规模化养殖程度,育、养、销一条龙,苗、种、肉猪一起上,充分利用规模效应,拉大产业链,提高产业化程度。同时,利用企业优良的种猪资源,向周边农户提供更多的优良苗猪和种猪,促进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国家和地方税收,使企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1.5.3项目建设条件

1、政策环境

东丰县是吉林省畜牧业先进县,各级领导对畜牧业生产十分重视。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发展养猪生产作为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工作去抓,先后出台了建设用地、税收、资金等一些鼓励发展养猪的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农民养猪生产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对养猪生产中的品种改良,冷冻精液配种,劣质公猪去势,猪舍的改建、扩建等工作都有规划和布置。并且抓出和推广了一大批发展养猪生产的先进典型、有利地推动了全县养猪业的发展。

2、资源条件

东丰县是农业大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幅员总面积252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752公顷,粮食年产量55万吨,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证。

生猪产业是东丰县的优势产业,多年来,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发展迅速。县委、县政府一直把牧业工作重点放在发展生猪产业上,加快牧业小区建设,发展养殖大户,不断扩大规模,逐步把东丰县建成吉林省的养猪大县。2013年,全县生猪已发展到60万头,出栏38万头,肉鸡发展5000万只,鹿发展14万只。全县百头以上的种猪场121户,年育肥出栏百头以上大户370户、千头以上大户5户。发展养猪产业已成为千家万户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3、市场条件

东丰县把生猪养殖及育肥作为畜牧业的重点支柱产业,在生猪饲养的悠久历史中,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先进的改良、饲养与育肥技术,并在全县大力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养猪业中的技术含量,养猪业已形成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据东丰县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7年,全县生猪已发展到60万头,出栏38万头。

为了使本项目顺利实施,我公司先后与九台金锣、长春东旭等生猪加工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按照加工企业对生猪饲养及管理要求,科学配料、科学管理、定期防疫、出栏育肥猪提供给加工企业或省内各大超市。

4、技术条件

通过引进湖南农业大学高新科研成果,开展保健养猪理论和技术研究、功能性饲料和功能性预混料的研制以及风味肉的开发。

5、市政工程供应条件

项目区交通便利,邮电通讯设施比较发达,移动通讯和联通网络覆盖全区,通讯联络非常方便。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产品方案及规模

屠宰加工设计生产能力年屠宰达到20万头,饲料车间设计年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

1.2.2 建设内容

1、本项目占地面积120000平方米

2、新建生猪屠宰、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冷库2000平方米;饲料生产车间800平方米;原料库、成品库4000平方米;猪舍50000平方米。

3、购置屠宰生产线一条

4、完善公用设施,新建供暖、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场。

1.3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预测

1.3.1经济效益分析:

表1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单位:万元

1.3.2 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的实施,可常年新增劳动定员为106人。其中工技术人员28人,各级管理人员13人。

1.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4.1 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98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7350万元,铺地流动资金2500万元。

1.4.2 资金筹措

本项目拟申请银行贷款2500万元,企业自筹2000万元,融资5350万元。

1.5 项目合作方式

合资,其他方式可面谈。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外方投资占49%,其它方式可面谈。

1.7 项目建设地点

东丰县南屯基镇北屯基村

1.8 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完成,厂址已选定。

2. 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项目承办单位名称:东丰县保健猪专业协会

法定地址:东丰县东丰镇江城大路202号

法人代表:张彦君

2.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东丰县保健养猪专业协会始建于2007年3月1日,位于东丰县东丰镇江城大路202号。通过引进湖南农业大学高新科研成果,开展保健养猪理论和技术研究、功能性饲料和功能性预混料的研制以及风味肉的开发。东丰县保健养猪专业协会,在吉林省率先独家引进保健养猪专利技术,开展保健养猪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拓展功能性饲料、功能性预混料这一新兴产业,开发风味鲜猪肉,为猪肉产品升值以及高品质猪肉的深加工产业奠定了基础。专业协会理事会成员12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现有会员近400人。

张彦君,男42岁,东丰县保键猪协会会长。

2.3 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6300

联 系 人:于光军

联系电话:0437-6797666 13943729588

传 真:0434-6797666

电子邮箱:YGJ9588@163.CO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