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养殖是一项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能使养殖户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今天记者带您走进四师可克达拉市雪猪缘香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兵的猪舍,看看他是如何发展特色香猪养殖的。

走进刘兵家的猪舍,刚出生的小香猪们依偎在“猪妈妈”身边,刘兵正在检查小香猪的身体健康状况。据刘兵介绍,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猪叫巴马香猪,是他在5年前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引进本地的。巴马香猪被称为猪中的“名门贵族”,以其皮薄肉细、味美甘香而闻名,自古就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的美誉。这些来自几千公里之外的巴马香猪在六十六团安家落户后,填补了四师可克达拉市猪类养殖市场的空白。

刘兵告诉记者,巴马香猪是由广西巴马土猪驯化而成,生存能力比较强,平时不需要过多照料,只要满足饲料和水源的供应即可。可是北方冬季天气寒冷,需要特殊照料,保证它们健康越冬。为了让南方猪适应北方气候,5年来,刘兵边养殖边摸索,逐渐研究出一套适合巴马香猪养殖的“新套路”。巴马香猪与其他猪相比,具有蛋白质、氨基酸、钙、磷含量高,脂肪含量及热量低等优点。为了让小香猪的肉质更紧实,刘兵采用了冬季圈养,夏秋季散养的方式。

结合巴马香猪肉质细嫩,肉色鲜红,不腥不膻的特点,刘兵还延伸了产业链条,将猪肉腌制成风干腊肉,一经投放市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每年春节前,这些腊肉都会被抢购一空。刘兵告诉记者,依靠这些小香猪,每年收入达30余万元,今年,他打算继续扩大规模,走好特色养殖路,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我要把圈舍内的设施再更新一下,提高生猪出栏量,同时,我也想吸纳更多的周边职工群众加入我们合作社,把香猪特色养殖业做得更好更强。”谈起未来的发展,刘兵信心满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