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上的冷空气带来阵阵寒意,圈舍里的温度四季如春。养殖户启动自动按钮,饲料、喂水、刮粪等工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圈舍里的猪激烈的抢食,活蹦乱跳的玩耍。这是2月10日记者在重庆云阳县一个智慧生猪养殖场看到的画面。

养殖户查看猪仔情况。智汇八方杜文娴 摄

截至目前,云阳县蔈草镇万头生猪养殖场投入使用一年多以来,生猪出栏量已经从每年12000头发展到15000头,成为云阳生猪恢复性生产工作的重点项目工程。

云阳县境内山岭纵横、水系交织、气候优势突出,农业资源丰富,生态良好,为发展生猪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

据了解,圈舍共有14000平方,办公室及生产用房1200平方,存栏能繁母猪1500头,年产种猪15000余头,商品仔猪10000余头,另加一个300公猪的公猪站,年产精液40万份。

    生猪。智汇八方杜文娴 摄

猪仔。智汇八方杜文娴 摄

圈舍内全采用现代投料系统,饮水系统,温控系统,全自动刮粪机,异位发酵床处理粪污。养殖户利用现在技术标准,实行全封闭、无害化养殖的生产工艺,与周边农业种植产业发展实行生态循环结合模式,有效解决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污染问题,是云阳生猪养殖技术上的一次革新和突破。

“每当我启动投喂饲料的按钮,机器便会自动喂猪。像这样的装置在控温、喂水、自动清理粪便上等方面也已经全面应用。”寨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谭振华告诉记者。

养殖场自动投食系统。智汇八方杜文娴 摄

在确保产业绿色发展的同时,生猪的质量也在养殖过程中得到保障。从地理环境来看,养殖户选择将养殖场建立在山顶,有效避免疫情风险,确保了生猪生长的优质环境。从日常运输来看,养殖户配备了自主运输车,一头猪的出圈到目的地,全程由专用运输车运输,保证了生猪的安全卫生。

不仅如此,寨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通过智能化养殖场的运行,帮助蔈草社区当地20余位村民再就业,并通过租用附近村民土地,为每户村民的收入增加了1万元,将乡村振兴的目标放心中,把造福百姓的愿景付诸行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