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县农牧养殖家庭农场,在猪粪中挖掘出绿色经济。
位于宁南县俱乐镇中心村的“农牧养殖家庭农场”, 始建于2008年,是一家集生猪养殖、水果种植为一体的种养殖循环型家庭农场,于2015年获得四川省省级家庭示范农场称号。农场主张应靖,自2008年开始从事养殖业,自此不断参加省、州、县各级培训,请教各地有名专家,购买书籍学习,在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和实际结合、在实践中运用,拥有了较强的养殖技术,在生猪养殖一道上具有独特的认知与经验。该场现拥有占地面积 4亩的养殖区,还有种植区,其中果林占地 50 亩,桑园占地 156 亩。家庭农场自成立10余年来,一直用心经营管理,坚持“健康、无害、环保、绿色”的理念,用科学的思维为核心,为宁南县及周边县市提供了良好、稳定的生猪源。
该场生产的特点有三个:
一是在生猪养殖生产工艺上推广“五段工艺”和“分区管理”模式。“五段工艺”为:种猪配种阶段,母猪妊娠阶段,母猪产子阶段,仔猪培育阶段,后备种猪选育待售阶段,每个阶度都有一定的操作规划,有节律,有秩序的运行。“分区管理”模式:将全场分为繁殖猪群,培育猪群和选育待售猪群,三个群体分三个区域,三个区域是猪场内的亚单位,猪场对外实行自我封锁,对内实行亚单位分区闭锁管理,严格防止混群,串圈和猪只的非正常流动,猪只转群实行各栋舍的全进全出制度。
二是以机械化为主、人工为辅构建现代化养殖。养殖过程中的喂食,饮水均采用自动化,实现所有猪群都能任意饮水;喂食上,饲料等使用粉碎机粉碎搅拌均匀储存于储存仓,按时按需经传送机分送至各圈舍中;在粪便清理上采用人工清洁,废弃物经由沼气罐发酵实现零排污、环保养殖,确保养殖场所的干净卫生。
三是粪便环保处理,沼渣沼液返田,利用循环生产,形成农村绿色经济。粪便抽入沼气罐发酵,沼渣沼液作为有机农家肥施用于种植区,对环境不构成污染,解决了养殖业粪污水的污染问题,还进一步降低了种植成本,减少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的污染,果林还有了不错的增产,形成了种养殖循环的生产模式。
这三大方式有效降低了家庭农场日常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降低了养殖中形成的污染处理成本、种植业中的购买肥料的生产成本,实现了“健康、无害、环保、绿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