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夏治兰的移动猪舍

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作为重庆市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在公司“涪陵黑猪”全产业链已经形成规模,成为种猪培育、商品猪生产、屠宰、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生猪生产养殖企业。

近日,由涪陵区网信办主办的网络媒体、大V进民企探访组走进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聚焦涪陵区南沱镇群众养殖黑猪走向致富之路。

“吊脚楼”养猪

环保安全又省心

在涪陵区南沱镇南沱村村口,有一个“吊脚楼”,白色的纱网裹住楼阁的四周,很有一丝神秘。

“这是我们涪陵黑猪项目的养殖场,叫‘悬空型可移动圈舍’。”海林生猪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猪舍是在不破坏耕地地表层的前提下,在交通便利的蔬菜基地、果园基地内架设,圈舍可以整体拆除、搬迁、重新安装后重复利用,产生的养殖粪肥可就近、就地、低成本进行还土利用,解决养殖粪肥的排放问题。

白色的网是防虫网,就像家庭里用的蚊帐一样,采取这样的防控方法,从源头上杜绝老鼠、苍蝇、鸟、猫狗进入养殖圈舍,隔离有疑点传染者。圈舍内还安装有智能化的装置,所有圈舍升级为自动上料线,一按电钮,饲料自动进入食槽中,改变了传统的人工饲喂方式。

“现在养殖单元猪舍面积有30平方米、50平方米、120平方米的,最大的有400平方米。”海林生猪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养猪的农户不用担心饲料、设备和技术,只需要做好养殖工作,“看”猪就能有收入。

“公司 ”养殖模式

免除养殖户后顾之忧

为了让不同需求的农户有不同的选择,海林生猪通过“公司 村集体”和“公司 家庭农场”的养殖合作模式,提供给农户不同的合作项目。

“‘公司 村集体’养殖合作模式,是通过黑猪产业链和各村社进行合作,村集体只需投入项目,不参与养殖和管理,村集体就可以按照投入金额的12%获取固定年收益。”海林生猪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分红每年兑现一次,并且在双方合作期满后,海林生猪公司也将一次性归还村集体投入的合作资金。这种合作模式,完善了村集体资金进入和退出机制,保证了村集体投入资金在“黑猪产业”发展链上能获取较高的利润,又保证资金的安全。

“我这个圈舍有101头猪,平时我就负责看护和喂养,不用考虑猪仔和饲料,公司都会提供。”南沱镇南沱村的夏治兰说,“而且这个圈舍能够很好地收集黑猪的粪便,可以当做肥料用在我的青菜头地和柑橘地。”

据了解,“公司 家庭农场”养殖合作项目,每头黑猪出栏能有400元的保证收益。同时通过利用猪粪做肥料,一年能节约四五千元的肥料费用。

配套产业要素

聚合力促农增收

为了让“涪陵黑猪”的养殖脱贫模式真正起作用,海林生猪公司建立起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金融单位、保险公司、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等多方合作帮扶体系,以及“涪陵黑猪 柑橘”“涪陵黑猪 榨菜”“涪陵黑猪 中药材”“涪陵黑猪 蔬菜”等不同的产业发展合作模式,真正帮助当地的农户、贫困户增收脱贫,走向致富的道路。

据了解,海林生猪公司在重庆市涪陵区、綦江区、江津区、万州区、开州区、丰都区、石柱县、城口县等与供销社、村集体、农户、贫困户开展养殖合作,建设了62个养殖基地,累计参与的农户、贫困户有346家,给村集体、养殖农户、贫困户提供的收益达到350余万元,使之合作的农户、贫困户每年有稳定的收入,实现了利用产业带动脱贫的目的。

目前,海林生猪公司已经在重庆、贵州布局了“涪陵黑猪肉”商超、专卖店200家,与京东、钱大妈、河马鲜生等6家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合作。该公司计划到2025年,依靠科技的引领,在西南地区实现100万头“涪陵黑猪”的养殖目标,产值达到40亿元,让所有参与养殖的合作者收入显著增加,不断提升生活水平。

区县二维1.jp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