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怀孕母猪的管理,主要是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机械性刺激(如打、踢、挤、压、咬架等)、高温热应激、高热性疾病、饲喂发霉变质、有毒、或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同时应有适当的运动,以增强体质、利于胎儿的发育和防止难产。

怀孕母猪的饲养,按其生理特点和胎儿的发育规律,一般有下列三种方式。但采用何种方式,必须看膘投料,保证妊娠母猪有中等膘情,即经产母猪应达七八成膘情,初产母猪八成膘情。

1、“高低高”方式:对断奶后体弱的经产母猪,妊娠初期(配种后20天)应增加精料喂量,待体况恢复后再降低饲喂量,以防过肥,待妊娠后期(95天至产前3天)再加喂精料。即所谓“高—低—高”饲喂方式。

2、“前低后高”方式:对配种前体况较好母猪,通常为营养水平较好的提前断奶的母猪,妊娠前期可少喂精料多喂青料,待到妊娠后期再增喂精料。此为“前低后高”的饲喂方式。

3、“步步高”方式:对于初产母猪,由于担负着自身和胎儿发育的双重任务,营养需要较多,其妊娠中期的喂料量应高于前期,产前一个月达到高峰,即“步步高”的饲喂方.

分娩前:要求产栏干燥、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最好阳光充足,同时能保持22—25℃左右。母猪产前一周应将产房冲洗干净,再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后冲洗干净。

应准备好接产用的用具和药品,如接产箱、抹布、扎线、5%的碘酒、2—3%的来苏儿、高锰酸钾、保温箱、红外线保温灯(或普通白炽灯泡)等。此外,对产前母猪用温水进行抹洗,腹部、乳房、阴门洗净后用来苏儿或高锰酸钾液洗刷消毒。

应根据母猪的膘情和乳房发育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膘情和乳房发育良好的母猪,产前3—5天应减料,逐渐减到妊娠后期的二分一或三分一,并停喂青绿多汁饲料,以防母猪产后乳汁过多,而引起乳房炎,或因乳汁过浓而引起仔猪消化不良,发生拉稀现象。对于那些膘情和乳房发育不好的母猪,产前不但不应减料,而且还要适当增料。产前3—7天应停止驱赶运动,可让其在圈内自由运动。

将分娩:即将产仔的母猪,可有下列的变化:

1、行为变化:出现叼草做窝,或嘴拱地前蹄爬地呈做窝状,突然停食,紧张不安,时而起卧,频频排粪排尿,粪小而软,每次尿量少,但次数频繁,说明当天即将产仔。

2、乳头的变化:母猪前面的乳头能挤出乳汁,约在24小时产仔,中间乳头能挤出乳汁,约在12小时产仔,最后一对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在4小时左右产仔。

3、乳房变化:母猪在产前15—20天左右,乳房由后向前逐渐下垂,接近临产乳头呈“八”字形分开,皮肤紧张,初产母猪乳头发红发亮。

分娩时:为母猪接产助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接产员应首先将指甲剪短磨平,用肥皂洗净并消毒双手。应用高锰酸钾溶液给产前母猪的外阴和乳房擦洗消毒。应保持整个产仔过程安静。母猪产仔过程接产人员应在场。

2、产出的小猪,应立即用干净抹布将小猪鼻孔和身上的粘液擦净。

3、仔猪全部产出后让其一起吃初乳。对于产仔时间过长的母猪,可让先产出的仔猪吃初乳。吃了初乳的仔猪,抵抗力增强,易养。

分娩后:

母猪生产后,体力消耗很多,此时可首先喂给温麦皮盐水,产完小猪的母猪,为防其感染,最好注射抗菌素一次,如青霉素、链霉素、长效土霉素等。产后第二天应根据母猪的食欲情况逐渐增加母猪的精料饲喂量。(据农业部网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