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生猪出栏价格涨了,超过了保本线,能赚钱。”近日,镇江市希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马文峰每天都要查看市场价格走势。作为一个年产生猪3.5万头企业的负责人,最近生猪出栏的“高价位”,让他在高兴之余期待能持续更长时间。
和马文峰一样,每天密切关注“猪价”的生猪养殖户在镇江还有不少。有养殖户透露,按现在的出栏价格计算,一头猪赚200多元是常态,而在农业农村部门的统计中,自繁自养出栏一头肥猪(250斤左右)的盈利约387.5元,更是喜人。
“涨价了!”这三个字正在一扫前期“猪价低迷”的阴霾,让江苏省镇江市生猪养殖户挺起腰板,坚定信心。
一路涨,养殖户直呼“赚钱了”
7月9日,市官塘桥农批市场里,生猪交易平稳。管理人员介绍,市场每天都要批发150头猪左右,主要供应本地农贸市场和商超。
在管理人员的电脑中,半扇猪的批发价格已来到23.3元/公斤-24.6元/公斤。这一价格是近几个月来的“高点”。“据我们了解,因为最近毛猪出栏价格上涨,才导致批发价格一直在涨。”
在丹徒上党绿州生猪养殖场,负责人壮军给记者看了最近的毛猪出栏价格记录。“2024年5-6月份,我们这累计出栏毛猪700多头,5月份的出栏价为16元/公斤,按照这一批生猪的苗猪购买价格和后期饲料等养殖成本,保本价得17元/公斤。但到了上市重量,哪怕亏损也得卖。2023年,由于出栏价低于保本价,养殖场仅在生猪这一项上就亏损了100多万元。”
收拾好心情,壮军继续说道,6月开始,猪价赶上“涨价潮”,特别是到6月下旬,毛猪出栏价格来到了19元/公斤-20元/公斤,这就有钱赚了。“6月底,我卖了200多头猪,只要这个价格能维持住,养殖场就能开始盈利了。”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猪价低迷,5月中旬开始猪价呈明显上升走势,突破8元/斤,至5月底猪价突破9元/斤,6月上旬生猪出场价保持在9.5元-10元/斤,中旬逐渐回落至9.2元/斤-9.5元/斤,下旬降至8.8元/斤。7月9日,生猪出场价小幅反弹,涨至9.55元/斤,7kg左右断奶仔猪价格为530元/头左右,生猪育肥成本8元/斤左右,同比下降约5.9%。“数据指向很清晰,养猪户摆脱了亏损状态,进入盈利模式。”
猪周期,供销“不均”引起动荡
其实,这次生猪价格的上涨,可以看作是“猪周期”再次爬上了高位。
“自2002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了6轮完整的猪周期,如今养猪业已经来到第7个猪周期。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业内专家表示,这轮猪周期刚刚开始,从短期来看,生猪价格波动加剧,猪价短期快速拉涨。
其实,导致猪价波动的原因还有不少。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受气温升高影响,7月行业降重出货对猪价形成压制,但二次育肥持续滚动入场对猪价形成托底,整体供给收缩背景下,猪价保持温和震荡上行态势。
“根据业务部门统计数据,6月末,全市生猪存栏22.7万头,同比减少23.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2万头,同比减少4%;累计生猪出栏18.6万头,同比增加1.7%。”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生猪存栏量减少主要受2023年以来生猪行情低迷,持续亏损的经营状态打击养殖场的积极性,大中型养殖场保守经营,甚至缩减规模,小型养殖场渐渐退出市场。“6月末,全市存栏量在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数量为23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2家;占全市生猪产能七成左右的7家万头猪场生猪存栏15.8万头,同比减少20.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4万头,同比增加2.8%。”
猪少了,上市量还得保持相对稳定,猪价自然会走上坡路。
看前景,养殖户还要警惕
今年3月初,农业农村部印发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方案提出,近几轮“猪周期”波动表明,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必须以稳固的基础产能作为支撑。
“方案从精准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规模猪场数量稳定、分级建立产能调控基地、合理引导生产和市场预期、加强监测预警、加大政策支持等角度进一步细化生猪稳产保供措施。而做好生猪的稳产保供工作,意义重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稳产保供”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也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成色。市农业农村局将利用农业农村部养殖场直连直报平台,对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实时监测,坚决守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养殖场两条底线,稳定生猪产业,确保猪肉供应。
市农业农村局还提醒养殖户,要做好科学疫病防控,及时进行生猪、养殖场所、周围环境消毒,做好出入人员、车辆消毒工作。同时,严格按相关程序做好春秋季免疫,确保免疫有效到位,防止猪瘟、猪口蹄疫等传染病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为引导养殖场合理生产经营,农业农村部门也将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发布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合理建议养殖场顺时顺势出栏、避免压栏和二次育肥影响市场复苏,助力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媒体记者 周迎 通讯员 单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