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巴马香猪养殖基地迷你小香猪价格免运费

  巴马香猪外貌清秀,个体矮、小、短、圆。主要表现为两头黑、中间白,部分个体背腰部稍带黑斑,额头有白线或倒三角型白斑,俗称“两头乌”。巴马香猪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饲养粗放,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成年个体45千克左右,种母猪一般利用年限为8年,长可达14年。巴马腊猪肉色泽鲜亮,肉质柔嫩,香醇爽口,荤而不腻,不腥不腻,不滑不膻,鲜嫩芳香,深受美食者喜爱。

  巴马香猪形态可爱有趣,成年巴马香猪一般有60斤左右,小型的巴马香猪也可以作为宠物猪进行饲养,只是需要控制一定的饮食,仔猪饲养到5~7周龄后,就可作为烤猪原料上市,此时就应及时出栏;如果作种猪和一般商品猪出售,出栏时间可根据市场而定,但饲养时间不宜过长。

  巴马香猪来源于土猪,传说它是野猪驯化而成。

  过去因交通信息闭塞及"不借种"的封建思想影响,群众一直采用留仔配母的闭锁繁殖方式进行高度的近亲繁殖,经过几百年的时代相袭,终于造就了巴马香猪这个基因纯合、体貌别致的优良品种。同时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得大量的有害基因逐步淘汰,实现了其稳定的遗传性能,杜绝了死胎和怪胎现象。由于巴马香猪尚保存一定的野性同时还是一个早熟品种,人们在如今的生产实际中为保持其独特的体型外貌、生产和肉质性能,依然采用本交和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

  历史上,巴马香猪的中心产区为百色市恩隆县的七里区,群众称之为"冬瓜猪"、"芭蕉猪"、"两头乌";又因为其肉口感清香甘润,多食不腻,易于消化,被外乡的文人墨客冠于"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的美誉并称之为"香猪"。

  1956年,巴马瑶族自治县成立,原"七里区"的大部分地区已隶属巴马县。

  1981年,国家对中南五省的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将该品种正式命名为"巴马香猪"。

  1982年,"巴马香猪"载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

  2006年1月,巴马香猪证明商标成功注册。

  2011年8月,巴马县出台《巴马香猪产业保护条例》,把香猪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福建巴马香猪养殖基地迷你小香猪价格免运费福建巴马香猪养殖基地迷你小香猪价格免运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