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经常听到养猪户感叹,目前养猪越来越难了,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的中小养猪户经常因为环保和禁养,要么被搬迁,要么被关停,这让很多农民养猪人牢骚满腹,农民难道没资格养猪了。对于养猪人来说,养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猪价行情的波动让养猪人感觉到心力交瘁,同时还要面对环境污染而拆迁的风险。不得不说,养猪人真是不容易啊。今年的猪价与前两年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近日国家也实施了相关的措施来保持猪价的合理性,加强农村散养户发展生猪养殖业。

关于散户养猪用地问题,农业农村部发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507号建议进行答复,答复中提到为加大生猪养殖用地的支持力度,2019年自然资源部先后印发《关于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要耕地占补平衡;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农田难以避让的,允许使用但必须补划。目前,各省(区、市)均出台了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细化了有关要求。养殖场户与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协商并签订用地协议方式即可获得用地,简化用地手续。国家林草局印发《关于生猪养殖使用林地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生猪养殖使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宜林地的,可由养殖场户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林地承包方或经营单位签订租赁合同,报县级林草部门备案,并按不改变林地用途使用;对使用其他林地、改变林地用途的,简化使用林地审核手续,提高审批效率。自然资源部出台文件,对保障生猪养殖用地需求、规范用地取得作出明确规定,各省还根据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进一步落实好生猪养殖用地政策,及时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养殖场户发展生猪生产提供用地保障。

为支持生猪生产恢复,中央层面出台了规模养殖场建设补助、生猪良种补贴和贷款贴息等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稳妥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试点。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恢复生猪生产部门协调机制,设立政策咨询电话,督促指导地方将生猪生产各项扶持落实到位,切实发挥政策效应。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财政部、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加大对生猪散养户的引导和支持,不断完善生猪稳产保供财政金融政策,创新金融支持模式,持续稳妥扩宽抵质押品范围,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养殖户来说最怕的就是猪生病,因为猪生病这是不可控的,所以现在影响农户不愿养殖生猪的原因除了价格以外就是养殖的风险。2019年,中国银保监会调整完善能繁母猪和育肥猪政策性保险制度,提高保险保额,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作用,增强生猪养殖者抗风险能力。印发通知要求保险业优先做好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承保和到期续保工作,开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加大农业保险产品开发力度,加强和改进农业保险服务。能繁母猪保险金额从每头1000—1200元增加至1500元、育肥猪保险金额从500—600元增加至800元。保费由农户自行承担20%,财政承担80%。养殖户投保时只需缴纳自行承担部分,其他部分财政结算。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提升能繁母猪和育肥猪养殖险的保险服务能力,鼓励保险产品创新,提高承保理赔环节中的科技运用,要求保险公司做好承保理赔,切实维护养殖场户合法权益。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发展。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在推动生猪生产加快恢复过程中,把带动中小养猪户发展作为生猪补栏复养的重点工作。一是指导各地发展由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跟进、中小养殖户参与的生猪产业化联合体,把中小养殖户组织起来,依托龙头企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增产增收。二是组织实施龙头企业带万户生猪产业扶贫项目,加大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支持,推广“公司+农户”、托管租赁、入股加盟等模式,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大带小”金融服务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养殖户发展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强对中小养殖户的指导培训,组织基层畜牧兽医机构、科研院所、产业技术体系和行业协会等,赴各地开展巡回讲座,举办在线培训班,免费发放技术手册、口袋书和明白纸等资料,指导中小养殖户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护水平。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稳定生猪生产基础保障政策,继续加大对中小养殖户的帮扶带动;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养殖场户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促进中小养殖场户融入现代生猪产业体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