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整体存栏上升。龙陵县2021年年末生猪存栏215206头,同比增长1.1%;出栏240020头,同比增0.1%;能繁母猪17971头,同比增长9.6%。预计一季度,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增长3.0%,出栏比去年同期增长1.4%,能繁母猪比去年同期增长15.8%。

(二)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自2021年第四季度生猪价格有所回升后,11月底至今呈下降趋势,目前生猪毛重仅为6元/市斤,仔猪仅为4元/市斤。

(三)养殖成本持续上升。调查显示,目前育肥猪饲料价格为2.2元/市斤,比2021年上涨0.07元/市斤,增幅为3.29%;玉米价格为3200元/吨,与去年基本持平;豆粕价格为5400/吨,比去年上涨1600元/吨,增幅为42.1%。

(四)市场需求持续平稳。2021年龙陵县总户数90185户305986人,其中:乡村户数49062户,乡村人口175464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猪肉需求量不断上升,且猪肉是龙陵人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农村居民均有杀年猪的习惯,其需求量一直遥遥领先于其它肉食需求,2022年第一季度,全县的屠宰量45474头,实现肉产量7844吨。

(五)养殖效益深度亏损。以毛猪6元/市斤,出栏时平均220市斤计算,一头肥猪卖价为1320元。以目前行情推算,规模养殖场一头猪的成本,除去饲料成本、人工成本、疫情防控和治理、水电及其管理费用后,还亏损200元。如果目前的生猪行情再持续几个月的话,规模养殖场将面临非常可怕的困境。

二、生猪价格下降原因分析

(一)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价格波动较大。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我国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2020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国内产能恢复影响,生猪价格逐渐回落。

(二)生猪猪场补栏,规模扩大。受2019年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国内部分资本、企业大力投资生猪养殖业,县内各养殖场和农户也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当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市场上生猪投放量猛增,致使猪肉价格整体呈滑落趋势。

(三)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居民膳食结构不断调整,替代品增加,由过去以吃猪肉为主转变为多元化的肉食品消费,导致市场对猪肉的消费需求量萎缩,生猪价格市场呈现出下降趋势。

三、我县生猪养殖行业发展困境

(一)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有待提高。我县规模化养殖户较少,年存出栏量在5000头以上的大型规模养殖户仅有1户,其他均为中小型养殖户和农户自养。养殖均以数量增长为主、集约化程度较低,养殖多以传统养殖为主,周期较长,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和国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生猪价格波动较大。生猪价格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使得生猪养殖业的盈利水平呈现周期性波动,对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近三年来受非洲猪瘟和国内疫情的影响,我县生猪价格和全国保持一致,波动较大。

(三)饲料资源紧缺导致生产成本升高。饲料资源短缺,特别是蛋白质资源短缺严重,主要饲料原料对外依存度较大。受疫情影响,缅甸玉米无法进口到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受乌克兰战局影响,俄罗斯和乌克兰停止化肥出口,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而我国大豆长期依赖进口,近期豆粕价格已经大幅增加。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猪肉的生产成本过大,养殖场持续亏损。

(四)面临困境致使养殖规模出现大面积压缩。目前,生猪价格的持续低迷,部分养殖户都在“死扛”。面对退难退、进难进的生存环境,很多养殖户在为资金烦恼,想方设法寻找存活的出路,并逐渐开始压缩规模,放弃补栏,仔猪市场也无人问津。在养殖利润深度亏损及补栏数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导致下一个周期甚至下下个周期全县生猪存栏不足,

四、相关建议

(一)切实落实生猪产业发展政策。生猪产业是畜牧业中波动较大的产业,在遭遇低谷时期时,更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扶持。一是切实落实中央各项政策。及时、足额能将能繁母猪保险、生猪良种补贴等一系列资金落实到位。二是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政府项目、银行贷款等有效途径,加大对养猪业的资金投入。政府应该在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上多对生猪养殖行业进行倾斜。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力渠道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放宽贷款政策,支持规模养猪业的发展。三是政府要积极解决养殖占地的问题。在鼓励养殖户尽量使用闲散地空荒地、林间地的同时,当地政府要在制定土地规划时,积极主动地为养殖大户安排用地,认真贯彻落实养殖用地合法性问题。四是切实协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生猪规模养殖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采取诸如奖励或补贴等有效办法,引导和鼓励规模饲养企业,通过购建必要的治污设备设施,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防止污染,保护环境,使养殖企业能解决后顾之忧。

(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养殖者的素质。一是提高养殖者善于抓住机遇的能力。在市场变化多端、波动不断的情况下发展养猪,必须通过养殖者自身经验的积累和及时向其通报外界信息等手段,提高其对生猪生产的低谷期、发展期、高峰期和下滑期等四个时期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使其对养猪业的现状、趋势和规律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二是提高养殖者对适度规模养殖的认识,不要盲目跟风,避免造成当市场形势看好,养猪效益较高时,就会蜂拥而上,养猪规模快速膨胀;而当形势严峻、效益下滑时,又一哄而散,空栏罢养等不良后果,不断提高其驾驶市场的能力。三是提高其对科学养殖和疾病防控等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其对不同生产形势的判断能力。四是鼓励创建行业协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公布市场信息,提出合理性建议,同时积极组织外出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改进自身技术节约养殖成本。

(三)加快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在养殖规模大、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特别是近年来生猪疫病呈现出非典型症状、混合感染、难以确诊、疫病抗药性明显增强等特点,单凭业主和饲养员一知半解的业务知识是无法适应的,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专业的畜牧兽医体系的技术支持,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疫情发生,力求取得最好的养猪效益。

(四)农业部门要加强生猪市场形势分析和预警。根据生猪产业具有周期性特点,加大对市场信息监测,建立健全生猪产销信息网络和市场预警机制,为养殖户(场)的生产销售提供信息保障。一是做好全县生猪生产统计监测工作,扩大统计监测范围,增强监测的时效性,确保及时获取生产变化动态。二是建立市场信息监测点形势分析月报制,促进产业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市场风险分析,及时发布市场预警分析报告、科学预测市场和消费需求走势,正确引导养殖户生产经营决策,规避市场风险。三是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五)多种形式发展新型养殖业。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现今居民消费意识逐步向绿色有机食品靠拢,结合龙陵县山多环境的好区位优势,鼓励发展绿色有机养殖,从而增加猪肉价值,抵御市场风险。

(六)多渠道组建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把发展生猪产品精深加工作为做强畜牧产业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发展冷鲜肉和方便肉制品,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外销出口。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现有养殖、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提高档次,扩大规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选择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对增加牧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和促进就业都有较大作用企业,投资开发生猪加工产品,形成公平竞争格局,防止独家经营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