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牧原股份、ST 天邦等猪企公布7月销售业绩。立华股份半年度营收 78.05 亿元,归母净利润 5.75 亿元,预计今年生猪出栏 120 万头。养猪也正式进入年内盈利高峰期,低成本猪企头均盈利已突破700元大关,今年最挣钱的时候来了,猪企是否加量争利?
部分上市猪企7月销售业绩公布
ST天邦披露2024年7月商品猪销售情况简报,当月销售商品猪52.94万头(其中仔猪销售19.79万头),环比上涨6.92%;实现销售收入8.59亿元,环比上涨7.68%;销售均价为20.65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为18.94元/公斤),环比下降3.13%。
2024年1月至7月,ST天邦销售商品猪354.77万头(其中仔猪销售118.39万头),同比下降0.74%;实现销售收入48.46亿元,同比下降6.39%;销售均价为17.01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为15.63元/公斤),同比上涨13.87%。”
立华股份:全年生猪出栏有望达120万头
立华股份披露半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8.05亿元,同比增长12.16%;实现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扭亏。
对业绩回升的原因,立华股份表示,受到第二季度黄鸡、生猪养殖成本同比下降明显、畜禽价格同比上涨带动,今年第二季度公司业绩大幅扭亏,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约5亿元,同比增长346%。
成本持续改善的同时,公司出栏量稳步扩张。公司已建成育肥猪场产能约180万头,生猪出栏规模将继续增长,预计2024年生猪出栏量达120万头。
猪周期波峰超预期,头均回报已超700元
“加量抄底”抢利润?上市公司回应来了
养猪也正式进入年内盈利高峰期,低成本猪企头均盈利已突破700元大关,这不禁引发业内与投资者猜想:在头均高额盈利回报下,上市猪企下半年是否会据此上调出栏量,争夺周期红利?
新希望董秘兰佳表示:“从目前来看,(后续)每个月的出栏和这几个月差不多,不会有太大增幅。”不过,也有猪企表示,整体出栏量不会有变动,但月度之间可能会有小幅的调整。
温氏股份相关人员表示:“公司一向坚持均衡生产和稳健经营,不赌行情,较少采用压栏或者提前出栏的方式进行生产。公司下半年的出栏量,主要与前期的投苗量、生产经营水平等因素有关,与当期猪价关系不大。当期猪价可能会影响后续的投苗计划,进而影响后续的出栏量。”
神农集团董秘蒋宏表示,“生猪出栏量的变化需要从种猪预留、配种、保育、育肥开始计划,出栏量的增减需提前规划且周期较长,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加出栏量。所以,公司三、四季度没有加量出栏,仍将按照年初计划执行。”
不过,总体出栏量不变的情况下,也有上市猪企表示月度之间调整的可能性也是有的,ST天邦相关人士表示,“整体的量不会有太大变动,因为产量其实6个月之前就决定了。但是如果后面看涨的话可能会养得大一点,月度之间可能会有小幅调整,会根据自有的存栏以及各个区域肥猪、仔猪的价格进行调节。”
另有相关猪企人士表示,整体出栏量是固定的,月度之间或有一定小幅差异,但由于上市猪企是批次化、连续性生产,月度之间调整空间较小。
朱泽坤告诉记者,“集团厂下半年能出多少猪,实际上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决定了。可能根据盈利时期调整出现一些月度出栏量的差异化,但是下半年整体的量不会出现明显差异的,因为前期的投苗是已经决定了的。而且即使月度之间进行调整,其幅度也不会太高。”
值得一提的是,季节性消费需求影响下,猪企下半年出栏一般均要高于上半年,以牧原股份为例,公司上半年销售生猪3238.8万头,年度出栏目标为6600万-7200万头,下半年需要出栏3361.2万-3961.2万头。
据此推算,在今年下半年猪价强预期背景下,即使相关猪企不进行加量操作,全年盈利仍可期。
—
注: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