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底以来,非洲猪瘟疫情给生猪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唯有常州西夏墅镇华发畜牧养殖基地的3180头生猪安然无恙。那个时候,负责人巢顺华就被大家戏称为“洁癖养殖户”。2020年疫情来袭,养殖基地依然没受到任何影响。他的洁癖养殖秘诀这个时候也派上了用场。

  “我们主要抓两条消毒线路,一个是人员的消毒,一个是物料的消毒。我们物料采取三级消毒,就是大门口设立一个洗消中心,消毒,消完半个小时以后再进入到生发区门口第二次消毒,然后是饲养员员工来把物料再转移进去,在生杀区进行第三次消毒。”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华发畜牧养殖基地负责人巢顺华告诉记者。

  为了确保养殖基地安全,记者并没有进入养殖猪舍进行拍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隔着一条水塘,记者并没有闻到让人掩鼻的异味。巢顺华告诉记者,别看生猪容易产生污染,但是照顾的人还必须“有洁癖”。他的养殖场是常州市首家粪污零排放养猪场。2018年他投资200余万元对养猪场粪污实施生态改造。去年9月改造完成,猪舍内建起了高位床。

  通过图片可以看到,一头头生猪似乎是吃住在“榻榻米”上。“榻榻米”高约50厘米,生猪的粪污产生后就流入“榻榻米”下面的空间,里面有自动刮粪机,再通过管道进入收集池,通过另外一条管道进入发酵床,也就是“木床”。在猪舍两边各建有两个“木床区”,占地分别为600、900平方米。“木床”里有大量的木屑、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还散播了多种益生菌组成的共存菌集,粪污通过管道被抛洒到“木床”上后,由搅拌机器来回搅拌,最终被益生菌降解和消纳。用过的木屑等废弃物成为优质的有机肥。

  技术人员表示,平常只有做到“一万”才能预防“万一”,所以尽管此次疫情来的突然,他们也是处之泰然,“第一是人员,第二是车辆,第三是物品。人员这方面,如果没有必须的情况下,外来人员是不允许进入的。必须要进入的话,我们这边会采取隔离,一般会在场外隔离一个7天,然后场内会有生活区,生活区会隔一个14天。”

  对此,农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对他深感佩服,“只有他的生猪能生产出来,现在生产出来就有效益 。”据了解,今年预计能出8000头肥猪,每个月大概600头投放市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