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易传媒主导的千家猪场大调研,由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的山东站目前目前正在潍坊诸城,昨天,静书、郝冠华鲁东分队走访了高密的猪场,自繁自养规模从30—80头,专业育肥从200—1300头,走访猪场的规模、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和增长。在搜集到越来越多的数据之后,静书发现,山东养猪空间巨大,而且已成为各大巨头争抢的战略要地!
一、诸城当地以家庭猪场模式居多
在我们走访的猪场中,几乎都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大多数年级在50-60岁之间,40岁为少数。这些猪友们大部分都勤奋爱学,时长会去猪易通学习一些疫病、管理、防疫等知识,或者去参加一些技术培训。对于养猪,几乎都是为了可以在家里照顾家人,要么是上面有老人,要么是下面有孩子,再加上年龄,外出打工基本不现实。因此这些地区的猪场,都是把养猪当成事业,一个家庭的事业。
就当地的政策来看,部分地区政策不同,部分乡镇禁养区已经规划,比如不能靠近河流、公路等,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未下达相关通知。这样的氛围下,当地猪场很少有扩建或是打算扩建的。
二、诸城为生猪调出大省,当地饲料、兽药、疫苗大混战
在山东省规划的生猪调出大县中,潍坊、临沂可以说是两个最重要的城市。而潍坊中,诸城又是排在第一个的县,并且已经连续十几年上榜国家调出大县的榜单,可以看出诸城在山东生猪养殖业的重要性。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诸城当地饲料、兽药、疫苗品牌众多,而且是南方、北方、山东当地企业品牌都有一定市场。比如饲料,除了山东当地的六和、中慧、大信等品牌,我们在这里还发现了播恩、安佑等,整体看,诸城当地的饲料仍旧以当地为主。
相比饲料,兽药的使用更是混杂,从我们看到的品牌南北方都有。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秘书长周开锋处了解到,目前山东省各个县级政府已经与温氏、正邦等集团企业签订了“公司+农户”的发展协议,根据目前签订的协议来看,未来几年,集团型企业的生猪出栏将占据山东的三分之一。
三、山东生猪养殖空间巨大
从地理位置上看,山东靠近北京、天津、上海,而且生猪还调往江苏、浙江,未来山东的养猪业不仅仅要满足当地人的猪肉需求,更多也将承担外调的责任。
就价格上,山东靠近东北、华北玉米主产区,且山东本地玉米产量丰富,当地玉米价格较低,目前一等玉米在0.8元左右,成本优势明显。在我们走访的猪场中,自繁自养成本大部分都能达到5元,或者5元以下。
养猪业人员结构上,目前大部分在50-60岁之间,温氏、正邦这些规模化企业的进入将带来一批新鲜的血液进入。比如聊城冠县温氏的种猪场,已经建成,现在就正在招聘。
政策上,山东被农业部规划为生猪养殖核心地区,畜牧业成为山东必须发展的重要行业。
除了以上,山东的饲料、兽药企业较多,发展相对成熟,屠宰设施、食品深加工企业同样密集。并且出口业务发达,韩国、朝鲜都很方便。比如正大,秦皇岛、青岛两个巨型食品加工厂就是考虑到这些原因。因此对于山东,未来生猪养殖空间巨大。
四、第三方粪污处理企业前途光明
在我国,尽管生猪、猪肉都是作为商品在流通,但是在中国特色的背景下,养猪行业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如今,环保已上升到国家的高度,畜牧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程度或者有所改善。为了各地政府切实抓起环保的工作,环保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项考核指标。当然,山东也不会例外。
通过我们的走访来看,20头规模以下的猪场,大部分采取的种养殖结合,猪粪、尿液都是直接还田,清粪勤快一些的话,猪场也没什么味道。
20-80头规模的猪场,部分猪场已经建有沼气池,家里烧火、发电都是通过沼气供应。另一部分猪场在晾晒之后,将由周边的种植大户拉走,也属于种养结合的一种。而且在诸城不同的乡镇,沼气池的补贴政策也不同。
在设备上,一家2600头母猪采取的发酵床的方式,其他规模猪场还未看到有上设备的情况。
对于农业部推广的龙头企业带动或者行业外的企业来进行的粪污处理,在走访中并未看到,因此,对于山东来说,未来集中进行粪污处理企业的前途大好。
整体上,山东人杰地灵,猪友们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目前都在等待政策落地。在等待政策的同时,环保问题还未解决的需要加快进度。像是福建南平猪场因环保被拆,转而与金新农这种集团企业签订合同的现象希望不要在山东上演。
感谢此次活动的支持单位:西安乐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利德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湖南美龙饲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