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3月18日,《广西日报》区域新闻整版报道百色。其中头条刊发《做好“开门第一件事”——靖西新任村两委班子“七个一”履新》。报道称,靖西在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之后,树立两委干部“上任开干、履新担当”的实干形象,把办实事作为“开门第一件事”,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做好“开门第一件事”——

靖西新任村两委班子“七个一”履新

■ 记者/韦鹏雁 通讯员/农玉箫 赵常弈

“两家人坐下来好好谈谈,争吵解决不了问题。”连日来,靖西市壬庄乡把择村新任村两委干部,三次调解村民王某田和杨某良的纠纷。王某田在焚烧果园杂草时,不慎烧毁了杨家15株柑橘,因赔偿金额谈不拢导致两家人积怨日增。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将调解两家人的矛盾纠纷作为“开门第一件事”抓实,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促成双方谈拢了赔偿事宜。

开局即冲刺,上任即实干。靖西在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之后,创新实施“开门第一件事”履职行动,组织新一届班子成员开展上好一节廉政教育课、掌握一批村情民意、走访一批困难群众、办好一件实事好事、发展一个产业项目、化解一起矛盾纠纷、织密一张疫情防控网“七个一”活动,树立两委干部“上任开干、履新担当”的实干形象,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三友村新当选的党总支委员领取“开门一件事”项目牌匾 来源:靖西党建

果乐乡2021年度村街党组织“开门一件事”座谈会 来源:果乐乡人民政府

01

回应群众关切细心干

化峒镇三友村村委会副主任邓爱青,公开承诺要解决隆屯排污排水项目;化峒街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强,公开承诺要拆除化峒体育公园“两违”房屋;安德镇安德街两委承诺,加固龙王河河堤……新任村两委班子和干部,把办实事作为“开门第一件事”,公开向群众承诺,拿出解决方案。目前,该市1892名村干部共承诺办理1892件实事。

化峒镇组织党员志愿者帮助群众做好房屋拆除前的搬运工作 来源:靖西党建

承诺之后,村干部们想方设法兑现,一批群众的操心事得到解决。湖润街农贸市场是湖润镇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市场,乱摆卖、占道经营、跨门槛经营、乱搭建挡棚等“顽疾”,给群众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湖润街新班子一上任,就将湖润街农贸市场整治工程列为“开门一件事”,拆除非法搭建雨棚20余处,重新规划设置固定摊位32个、临时摊位23个、村民自产自销摊位28个。据统计,在承诺事项中,目前已经兑现416件。

02

乡村振兴加油干

“开门第一件事”不仅考验了新当选的村两委干部,也成为他们快速进入角色的平台。在各村屯的田间地头,新上任的村干们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群众整治环境、发展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武平镇多纳村两委针对产业后劲不足问题,建立集体经济柑橘园经营管理制度,并新发展3个葡萄基地。受疫情、劳务不足等影响,安德镇其乐村木耳种项目搁浅多日,新两委上任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种出了2万个菌棒。

同德乡“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助力春耕现场 来源:靖西党建

多纳村柑橘果园 来源:靖西党建

当天还从这些方面

报道百色▽

图片新闻

01

近年来,凌云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等行动,着力清理村庄垃圾、乱堆乱放、池塘沟渠以及拆除乱搭乱盖等,对清理出的场地合理进行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改造。图为航拍的凌云县下甲镇平怀村。本报记者 凌 聪 通讯员 韦付增/摄

02

当前,百色市右江区春耕生产陆续展开。该区目前储备水稻种子8.07万公斤、玉米种子9.45万公斤,已开展农业技术培训37期,发放指导资料1900余份。图为汪甸瑶族乡下塘村村民在种植西瓜。杨 来 梁卓豪/摄

百色提升区域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 记者/凌聪 实习生/尹婉人 通讯员/陈德豪

芒果树花满枝头,花蕾竞相绽放。3月17日,在百色市各大芒果生产基地,农户正忙着进行保花保果。该市督促所有芒果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强化“百色芒果”品牌意识,在生产和营销过程中按照品种和等级不同,严格做到统一产品商标、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形象、统一品牌营销、统一设计包装,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右江区澄碧湖芒果示范基地 来源:百色广播电视台

芒果花开 来源:百色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百色采取建设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生产推广体系等措施,提升区域农产品品牌竞争力。2020年,全市年内新增“三品一标”产品48个,累计达266个,其中有机农产品认证累计达102个;建成西林、乐业、凌云3个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百色芒果成功入选首批中国100个受欧盟保护地理标志产品。

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市场化

百色市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三品一标”认证,主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和消费升级的要求。同时,充分利用长寿养生和富硒资源,建立富硒生产基地21个,生产茶叶、芒果、火龙果、脐橙、猕猴桃等富硒产品。

构建农产品供需对接平台

百色市制订印发相关方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全面推进“互联网+”行动和数字乡村建设,构建百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此外,以“线上带货、线下展销”等销售模式,拓宽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

强化农产品品牌营销推广

百色市依托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等场所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去年以来,全市共组织80余家农产品生产营销企业共200余个(次)农产品品种,参加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深圳餐饮博览会等活动,现场签约涉农项目40余个,签约金额78亿元。

田东多渠道稳岗促就业

■ 记者/韦鹏雁 通讯员/马彦光

3月15日,在田东县广嘉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工制作包装盒,有的贴胶、有的打包……今年以来,田东早谋划、早部署、抓落实,通过安排专车送贫困群众返岗、发放稳岗补贴、精准实施培训等措施,多措并举抓好稳岗就业,确保群众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专车运送人员到岗

该县成立稳岗留工服务工作专班,制定《2021年春节后脱贫户边缘户返岗复工交通补贴工作方案》,开通田东到广东的“点对点”返岗复工专车,先后输送103车次4507人到广东企业,其中脱贫劳动力764人。此外,还以发放交通补贴的形式,输送脱贫户、边缘户到浙江等东部9省返岗复工。

田东县开通免费大巴车,为即将外出的务工人员安全返岗保驾护航 来源:芒乡田东

补贴稳岗稳人心

今年,该县继续延长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目前已为企业减负8.86万元。全县认定扶贫车间46家,带动就业4020人,今年以来发放带动就业奖补65.6万元。

春风行动送岗位

构建线上线下招工信息发布体系,通过直播带岗、网上发布、干部进村入户宣传,为企业和务工人员送去就业创业政策及用工信息。举办“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共有区内外75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16万个,超过1万人点击阅读,达成就业意向258人。

2021年田东县“春风行动”网络直播招聘会现场 来源:粤桂扶贫协作

精准培训送技术

该县开展职业技能提升“暖春行动”,给企业和务工人员送上技能培训“大礼包”,引导企业不裁员、少裁员,以岗留工、以薪留工。通过“双千结对”岗位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制就业技能培训等模式,促进稳岗留工。今年以来,全县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6期787人。

平果创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 记者/凌聪 通讯员/陆启灯

3月16日,平果市富凤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区,码垛机械手在车间进行袋装饲料的抓取、搬运、堆垛等工作。该示范区打造“种鸡生产—饲料加工—禽苗孵化—肉鸡肉鸭养殖—肉食品加工”全产业链,实现年生产加工饲料65万吨,一期工程建设已完成。

富凤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区 来源:微言平果

近年来,平果围绕“调结构,提质量,创品牌,长链条”的发展思路,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该市以广西富鹏农牧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主导,成功创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吸引22家企业入驻。

金穗集团平果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开工仪式现场 来源:微言平果

该市依托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全市12个乡镇建设生态养殖基地,去年来共帮助2400余户脱贫户发展林下养鸡产业。围绕桑蚕、火龙果、葡萄等特色产业,该市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对品种培优育强、病害生物防治、现代管护技术等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为特色产业夯实技术支撑。

养鸡产业 来源:微言平果

加工集聚区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市完成231个现代化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建设。该市统筹示范区资源,全面推进金穗集团核心示范区、桂中花猪保种场、田园化综合体、太平镇高品质蔬菜基地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备案基地、“圳品”生产基地。

德保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 林宏敏 陈仁宝

“猪场应用了现代化养殖技术,如智能环境控制、自动供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等,将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数字化科学饲养,是一个新型现代化养猪场。”3月15日,广西德保红谷黑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胜伍介绍。该基地采取“铁桶计划”生猪安全高效养殖模式,推广应用“设施改造+微生物+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封闭式生猪现代养殖新技术,目前引进投产种母猪2600头,预计全年出栏猪仔5万头以上。

德保县压实主体责任,将生猪稳产业、保供应作为“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考核内容,全县生猪产业从“小弱散”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升级,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生猪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已经建成年产2万头以上大中型规模生猪养殖基地2个、年产500—1000头基地20个。到2021年,全县预计出栏生猪13万头、同比增长8%。

德保黑猪 来源:德保圈

德保出台《稳定生猪生产保障肉类市场供应三年(2019—2021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加大对引进种猪、育肥猪补栏、新建和改(扩)建规模猪场栏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对列入“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基地给予生产补贴。同时,统筹利用好中央、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230万元,支持种猪场、地方猪保种场和规模养猪场稳定和扩大生产。

德保黑猪养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来源:德保快讯

该县从环评、用地以及规划等方面着手,助力生猪产业转型发展。推进养殖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明确对年出栏量500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项目无需办理环评审批等事项;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取消15亩上限规定,从严落实生猪养殖用地政策;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有序引导生猪养殖向山区转移;引导屠宰加工产业向养殖集中区转移布局,推进养殖、屠宰和加工融合发展,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工作,支持引导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实行养殖、屠宰、冷链、加工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屠宰行业提质升级。

春茶香 采茶忙

■ 本报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韦付增 韦 轩/摄影报道

3月12日,在凌云县加尤镇百陇村的茶园里,茶树吐露新芽,数十名茶农穿梭其间采摘。3月,凌云白毫茶进入春茶采摘季节,众多茶叶企业相继开工,在春日的田园里,绿油油的茶园、层层的茶梯和忙碌的茶农,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凌云县加尤镇百陇村茶园俯瞰。

凌云茶园面积12万亩,茶叶加工企业58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2家。春茶开采前,凌云茶叶服务中心指导茶叶企业和茶农抓好生产加工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指导已授权使用“凌云白毫”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茶叶企业统一包装盒印制,提升凌云白毫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电商线上直播带货和清明茶市交易会等方式,多渠道帮助茶叶企业销售凌云白毫茶。

精心挑选茶叶。

采摘春茶。

据凌云茶叶服务中心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该县干茶产量可达110吨,产值达2750万元,同比增长4.76%。百陇村党支部书记、正道茶叶负责人阳长标介绍,公司向茶农收购优质茶青的价格每公斤160元左右。目前,凌云茶叶种植覆盖全县8个乡镇,辐射5万多人,成为乡村振兴重要产业。

乐业开展禁渔宣传和执法检查

■ 唐晓薇

“每年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为珠江流域禁渔期,7月1日之前不能到这段流域打鱼了,请各位渔民遵章守法。”连日来,乐业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辖区重点流域,普及渔业安全生产知识和渔业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渔民守法捕捞及安全生产意识。

悬挂禁渔期横幅标语 来源:百色新闻网

为保护县域范围内渔业生态环境,自3月1日起,乐业全面禁止相关水域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该县召开禁渔工作会议,建立日常监管、联合执法、联防联控等机制,由农业农村、公安、海事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坚决查处县域水生环境内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犯罪行为。

发放禁渔期宣传单 来源:百色新闻网

该县利用“网、报、端、微”等平台宣传禁渔相关政策,组织渔政执法人员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深入库区、码头、市场、村屯等重点区域,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营造支持禁捕退捕的良好氛围。截至3月8日,全县共张贴、发放禁渔期宣传资料610份。

田林:整治“微腐败”维护群众利益

■ 农绍福

“冒领他人征地补偿款,理应受到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碰不得”……近日,田林县纪检监察网通报曝光一起该县八渡瑶族乡福达村农村党员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案件,在全县引起热议。

田林将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作为重要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勇于执纪问责,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去年来,该县共排查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线索188条、立案88件;发现帮扶工作、驻村工作不严不实等作风方面问题110个,目前全部督促整改完毕,共计谈话提醒17人,诫勉3人。

针对民生领域违纪问题易发多发问题,该县印发“一领域一专项”集中整治方案,将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食品安全、道路交通、服务保障6个领域19项具体问题作为整治重点,督促16个牵头单位开展整治行动,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联动协作、同向发力。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跟进监督,检查项目、工地、驻点、学校等现场,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

村党支部书记班某等人违规为他人办理危房改造补贴、村党支部书记杨某等人核减虚报惠农项目扶持资金、村委会主任李某等人违规使用集体资金……该县查处一批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形成强大震慑力,进一步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去年来,全县累计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例11期19起35人,督促案发单位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和完善相关制度。

选育新品种 拓宽增收路

■ 黄燕群

“嫁接苗枝条生长多而丰盛,修剪枝条便于果树通风透气,保证果实丰产,需要注意的是,修剪中心枝干要讲方法……”3月13日,在西林县西平乡那务村的沙糖桔基地,基层农技员农少李手把手教果农修剪嫁接枝条,管护好金秋沙糖桔。

西林县生态桔园 来源:和美西林

农少李是西平乡那务村的种植大户,2007年,他通过实践和总结掌握沙糖桔实用管护技术,闯出一条致富路。13年来,他作为县农业农村局特聘农技员,负责指导当地群众种植沙糖桔,100多户脱贫户得益于他的帮助,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西林沙糖桔 来源:和美西林

2018年以后,沙糖桔销售价格普遍下滑。农少李在外出学习、考察的过程中,发现金秋沙糖桔10月可出售,比普通沙糖桔成熟早一个月,可以错开销售高峰期,便有了更换品种的打算。但重新种植金秋沙糖桔周期长、成本高,在他犹豫不决之时,他接触到了新技术:可以在传统沙糖桔果园基础上,嫁接改良成金秋沙糖桔。

西林沙糖桔 来源:和美西林

农少李结合多年的经验在自家果园进行试验,喜获成功,2019—2020年金秋沙糖桔卖出每公斤10多元的价格。去年春节,他把自家54亩长势茂盛的沙糖桔果树全部砍除枝丫,嫁接上金秋沙糖桔苗木,长势良好。

来源:千姿百色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