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当前猪价震荡不已。虽然产能已全面恢复,但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养殖户持续亏损,如果亏损时间过长,就容易造成一些养殖户弃养退出,使后续产能再次面临风险。所以,当前生猪市场的焦点就落在了养殖户的亏损和猪价上。
8月17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前期生猪价格的下降对养殖业的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总体恢复势头较好,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消费趋暖,生猪养殖的利润有可能会逐步回升。

一、生猪产能恢复,但市场消费低迷
农业农村部近日表示,受生猪价格下跌的影响,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5%,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增长,首次出现回落。而这个首次回落,意味着后续生猪市场出栏将发生变化。
6月份时,猪价出现了深跌,触发了一级预警机制,在国家启动收储后,猪价再次回归了稳定。到了7月份一直处于震荡反弹中,养殖户亏损也有所减轻。但由于整体市场消费低迷,之前压栏大猪过多,养殖利润较难恢复。在市场作用下,养殖户开始调整生产节奏,进行“以质换量”,加快了低产母猪的淘汰。后又受部分地区强降雨以及疫情的影响,市场消费回暖延迟。


二、重点防止猪价大起大落
发改委还表示,后续的工作将主要围绕“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两方面。
过去2年的高猪价使消费市场压力倍增,很多市民大呼“吃不起”;另一方面,由于生猪价格大涨,很多人看到养猪的利润,于是纷纷投入养猪,导致产能激增。随后造成了产能过多,猪价下跌,养殖业深亏的局面。所以下一步,无论是生猪养殖还是猪肉市场,都要以“稳”字当先。
一方面,国家将继续跟踪生猪及能繁母猪的存栏变化及走势进行及时的预警,积极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另一方面,及时监测市场猪肉的价格变化,加强和利用储备肉进行市场调节,以防止生猪及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


三、养猪业何时止跌?
自国家收储后,全面遏制了猪价的进一步下跌,当前价格较前期低点回升了15%以上。9日至15日这一周,猪粮比为5.71:1,较6月也有所回升。之前市场预测,猪价在8月份将有一波反弹,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市场节奏有所延后,因此伴随着市场消费的逐渐回暖,以及国家政策方面的调控,养殖业后续有望迎来止损。
更多农业热点,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农业的新发展。
